律师在商事犯罪预防与辩护中的四字法宝:防!预!辩!险!
·作者简介·
·正文·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市场主体呈现多元化,经济活动广泛而频繁,各种专业市场不断开放,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随着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我国11个省、直辖市陆续建立起来,以及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全面推进落实,极大地促进我国对外开放的能力和水平,也使国际上各种新的经济形式源源不断地涌入我国经济市场,伴随而来的是各种新的经济现象、经济行为不断出现。与此相应,各种危害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相伴而生,在商事领域显得尤为突出,如由于金融、证券、期货、房地产、劳动力、中介服务、信息、高科技等专业市场的兴起和迅猛发展,这些领域已然成了犯罪的重灾区。近两年,商事犯罪总量不断攀升,涉案金额也在不断增大。仅以金融犯罪为例,2015年最高人民检察院起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内幕交易、保险诈骗等金融犯罪22015人,同比上升12.2%,上升幅度显著。更严重的是,商事领域犯罪严重破坏了市场秩序,直接危害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法治经济。同时,商事领域的罪名约占我国《刑法》规定罪名总数的四分之一,足以看出在刑事立法活动中,商事犯罪是其规制的重点。此外,从我国《刑法》的商事犯罪罪名体系来看,为商事行为设计的红线也是方方面面的。
因此,在商事犯罪领域,刑辩律师不能只在企业已经涉嫌犯罪后才发挥作用,而应该在企业建立、运营直至终结的整个过程中,全程为企业及企业家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从源头上杜绝商事犯罪,在商事行为的各个环节、阶段扮演好自己角色。就好像一名全能的专科医生,在企业起步阶段要做企业的保健医生;在企业运营过程中要做企业诊疗医生;在企业因犯罪而终结时做救命医生。当然,要成为一名好的医生,首先是防范做一名医生的职业风险。只有避免了执业过程中的风险,不使自己身陷囹圄,才能为当事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据此,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办案和顾问经历,总结了商事犯罪的四字法宝:“防”、“预”、“辩”、“险”。
一
企业建立初期,充分发挥“防”字法宝
长期以来无论是企业还是刑辩律师都只重视诉讼方面,而不注意企业刑事风险防控的非诉讼业务。商事领域犯罪直接发生在专业性极强的商事领域中,此类犯罪具有超强的专业性与隐蔽性。作为刑辩律师要在企业建立初期就发挥专业的特长,为企业建立起一套专业的商事犯罪的风险防控体系,变被动辩护为主动防范,充分发挥刑辩律师在“防”上的作用。
从目前的刑法体系上看,尽管对商事犯罪的规定已经很详尽,但大多数企业家都在忙于经营,重点放在了企业的生存和效益上,根本无暇去了解法律法规,尤其是刑事方面的法律法规,即便去了解,有些法律也并非看了就能懂。当然,法律的僵硬性和滞后性等特点,也是造成企业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不管法律制度合不合理,如果不了解、不清楚,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落入法网。因此,企业建立和运营急需要专业的律师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
企业经营中的法律风险,可以分为刑事法律责任风险、行政法律责任风险和民事法律责任风险。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刑事法律责任风险,对企业的影响最大、后果最严重,甚者会导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且刑事风险无处不在。即使是平常的吃喝,如果吃得不对、喝得不当,都有可能涉及犯罪,更何况企业复杂的运营当中。如果操作不当,将会跌进万劫不复的深渊。
我国现行《刑法》有137个罪名涉及商事犯罪,涉及企业融资、经营、结算等多个核心环节。而造成企业商事犯罪的风险的原因,总结起来无非企业外部环境导致的刑事法律风险和企业内部因素导致的刑事法律风险。主要表现为:藐视法律,主动行为或者消极放任行为以致犯罪;不懂法或者懂一点,但不知道怎么做,在不知不觉中触犯刑律,构成犯罪;由于法律规定不明晰、界限混乱,导致企业或企业家犯罪;企业内部的防控制度侧重民事,轻刑事;公司律师及公司法务人员刑事法律意识及诉讼经验欠缺,都成为企业商事犯罪的原因。
那么,如何做到企业商事犯罪的“防”?
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首先,要让企业自身提高法律意识。企业的人包括上至高管和下到员工,要做到.“心中有法、敬畏法律”,具备基本的法律素养,遵守规则,“畏权”、“畏法。懂不懂法不是关键,关键还是要心存对法律的敬畏。马克思有一段名言:“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家就会大胆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他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他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他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死的危险。”我们不能让商人不去追逐利益,但也不能纵容其只盯着利润,心中无法,那就会铤而走险。所以,心中有法、敬畏法律才是防范刑事风险的关键,要树立“不能犯罪、不敢犯罪”的思想底线。作为一个企业人,可以没有法律知识,但绝不能没有法律意识。
其次,需要专业的商事犯罪律师团队协助企业建立并实施刑事法律风险防控机制。专业的律师团队凭借业务专长和经验优势以及分工协作、时间保障的特点,协助企业建立刑事法律风险防控机制。在企业内部架构、管理制度、经营模式等方面给企业提供法律支持。在企业建立初期,就将商事犯罪的风险进行有效的规避,是在源头上杜绝企业商事犯罪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律师团队通过对法律和案例的研究,可以对商事犯罪的法律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而恰当的刑事法律风险识别是有效规避刑事法律风险的前提。同时还要对刑事法律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估,得出结论后,帮助企业进行规避刑事法律风险的规划,对企业的高管和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
最后,在企业经营运行的核心环节做好防控工作,为企业提供精准、专业的法律支持。比如在融资环节可能涉及向银行融资或者向社会融资。涉及到的罪名贷款诈骗罪和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等等;在企业结算的过程又会涉及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等罪名;在企业实际运行过程中又会涉及合同诈骗和串通投标犯罪、侵犯商业秘密罪等罪名。对于这些,企业家们往往并不了解,或者即使了解也不清楚该怎么做。专业的律师就要为其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至少要把可能涉及到的犯罪为其解释清楚,并根据法律知识为其提供可行的方案供其参考,只有在核心环节做好商事犯罪的防控工作,才能有效的杜绝企业商事犯罪的发生。
《人民的名义》中有一句台词:“企业家不是在监狱里,就在去往监狱的路上”。这句台词并不夸张,恰恰反映出在我国目前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的刑事法律风险之大。作为专业的刑辩律师,要为企业和企业家负起责任,要为社会经济发展负起责任,为我们的企业家修建一条回家的路。
企业运营阶段,对刑事风险把握好“预”字法宝
在企业建立初期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很多刑事风险没有预见到,或者因为企业运营的多样化等外部原因,在企业经营中出现了诸多漏洞,这个阶段就需要专业律师从企业运营的几个核心风险点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发挥“预”字作用。
首先,是财务管理风险。企业财务管理环节仍然处于“十大风险” 之首, 无论是对于国有企业, 还是民营企业,企业财务管理环节都是最高刑事风险点。财务管理环节之所以成为企业刑事风险的第一高发点,其主要原因在于: 一是,这些行业领域存在着大量的资金流动,为从事、 分管或者主管财务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实施侵吞、 窃取、骗取和挪用企业财产、 资金的行为,提供了客观基础; 二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 对企业各方面拥有绝对的控制权,财务大权处于企业的核心位置, 为企业高管的犯罪行为提供了现实可能; 三是,企业内部的财务制度不健全,也是诱发犯罪的重要原因 。在财务管理过程中, 面临的刑事风险较大,涉及的罪名也比较多, 主要有隐匿、 故意销毁会计凭证、 会计账簿、 财务会计报告罪; 伪造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 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等等。
其次,是企业融资风险。企业要发展, 资金是关键, 企业为了快速发展,经常要借助借贷、 证券发行、 证券交易等融资渠道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而这一融资过程中容易触犯的罪名很多,最为突出的也是发案率最高的就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e租宝”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再次,是结算中风险。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与纳税有关的。依法纳税是企业所要承担的重要社会责任和应尽的社会义务。在履行这种义务过程中,企业为追求利益,经常会作出偷、漏税,虚开增值税发票等行为。因为对刑法的不了解,就会简单的认为这只是违规(行政违法)行为,到时候通过“关系”或者补缴税款就可以了。殊不知,这些行为一旦越过“红线”就会触犯刑法,最后遭遇 “家破人亡、灭顶之灾”。
当然,企业运营中的刑事法律风险远不只上述的几种情况,在很多环节都存在。就需要专业的刑事律师为企业诊断,找到诟病,开出良方,对症下药。
第一,定期为企业进行刑事风险评估,并形成评估报告,将企业刑事风险点尽可能全部找出来,提供解决方案供公司的高层参考决策。并报董事会等决策机构。
第二,对于企业的高管,建议将风险分散。开发层级管理的内部框架模式,极易发生刑事法律风险的业务,可从权力授予、报告呈送、限时审批、责任审计、业务考评等几个程序方面,建立刑事犯罪风险分散机制。这样可以将整个由于权力引发的企业高风险进行有效的分散,变成小的风险点,以便解决。
第三,确立公开、透明的决策机制和财务流程。建立律师监督服务机制,发挥律师专业特长,让律师成为企业服务者的同时赋予其一定监督权力,随时为企业把脉,确保企业运行过程中始终不违规、不违法。
三
企业涉嫌商事犯罪被立案侦查,“辩”字法宝让其起死回生
经过前两个阶段的预防、预见、补漏后,有些企业仍然会触碰或者已在不知不觉的触碰了法律、法规的“红线”,走上了犯罪道路。此时,刑事律师就要发挥专业技能,为企业做到有效辩护,让其起死回生。
我们可先将商事犯罪进行大体分类。截止刑法修正案(九),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司法解释,截止到补充规定(六),商事犯罪共137个罪名,占刑法中罪名总数的四分之一。大体可将其分为六大类:(一)金融类三十四个,以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和金融诈骗罪为主;(二)公司类的商事职务犯罪十八个,以妨害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罪为主;(三)公司类违反社会责任的犯罪二十五个,以危害公司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破坏环境资源罪为主:(四)公司类的不当营业犯罪二十三个,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和扰乱市场秩序罪为主;(五)涉税类犯罪十四个,以危害税收征管罪为主。(六)妨害监管类,以走私罪为主。
对于上述六大类罪名,暂无一个有效全覆盖的辩护模型,但商事犯罪所涉及的所有罪名中,仅有少数占较高的发案率。我们以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为例,据笔者统计,在身处中国经济的前沿城市—深圳,自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这三年半的时间,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二十五项罪中除去非商事犯罪的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及假币类犯罪,在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中涉及商事犯罪的绝大部分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作为专业的刑辩律师,要通过“辩”让企业起死回生,首先要提高自己“辩”的能力和水平,要走专业化的道路,要在专业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对商事犯罪的研究也要有针对性,要根据大数据的分析,高发案率的犯罪,是研究商事犯罪之“辩”的重心。结合大数据统计,得出商事犯罪发案率高、涉案金额高、社会影响高的罪名。再对 “三高”罪名进行犯罪行为模式分析、分类、总结规律,才是商事犯罪辩护的王道。
其次,刑辩律师要将相关的法律、法规吃透。这不仅仅包括与刑事相关的法律、法规,还要吃透与行政相关的法律、法规。大部分商事犯罪是以行政违法为先决条件的。比如逃税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刑辩律师要做“万金油”,但这个“万金油”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是专指某个商事犯罪领域的“万金油”。即,除了掌握这个罪名在刑事层面上的相关规定,还要掌握行政层面上的规定,更要将企业的内部架构和运营模式吃透。熟悉企业运营过程中,都采取了哪些方式、做了哪些事情、企业的各个组成部分在整个运营过程中起什么作用?是单位犯罪还是个人犯罪?只有做好了这个领域的“万金油”,刑辩律师才能够判断出企业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找到辩点,做到有效的辩护,才能做好企业的救命医生。
最后,规范化的刑事辩护是有效辩护的不二法宝。《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五条规定,辩护人要充分保障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当前的很多律师还在奉行“老三套”的辩护方法,这明显没有履行好刑诉法规定的义务,是一种律师的失职,甚至是在侵犯当事人的权利。对于商事犯罪的有效辩护要从立案开始,贯穿于刑事诉讼的各个阶段,做到程序辩护与实体辩护相结合,不仅在实体上为当事人提供有效辩护,还要在程序上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在整个商事犯罪标准化辩护流程中,尤其要重视审前辩护。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全国各级法院审理的刑事案件,无罪判决的案件只占0.08%,而一审前作出撤销案件、不批捕、不起诉等案件占全部案件的15.15%,通过以上数据的对比,审前辩护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四
为企业防控风险,律师要注意自身避“险”
陈瑞华教授曾说道,“辩护律师本应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但是,明明是维护别人权利的这样一种职业,自身却要时刻面临受到追诉的风险。”可见,刑事辩护律师不仅要懂得如何为当事人的自由及合法权利而辩,更要清楚如何躲避刑事辩护律师执业道路上的种种荆棘。
众所周知,对一个刑辩律师执业过程中,存在着的风险主要有四个来源:一是来自司法机关和政府机关的职业报复;二是来自社会各界的压力;三是当事人的不解或迁怒;四是因工作的失误或过失而导致的法律风险。这仅是每一位普通刑事辩护律师在日常辩护工作过程中所面临着的风险。而作为商事犯罪的辩护律师,其所面临的风险却更为险峻。
首先,是《刑法》第三百零六条所引发的律师执业风险。根据全国律协的调查统计,从本条颁布至今至少有近200名律师因此被起诉,虽然绝大多数最后都不予定罪,却给刑辩律师行业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创伤。而在商事领域的刑事法律服务过程中,来自《刑法》三百零六条的风险就显得更加复杂而严峻。比如商事犯罪往往涉及到民刑交叉、行刑交叉的情况。由于证据种类繁多,信息量巨大,律师在从事防控、辩护工作时,往往很难在海量的握证据中保证每一份证据的真实性。而委托人可能将伪造的证据掺杂其中,使律师最后卷入制造伪证的漩涡之中。面对这些风险,就要求商事犯罪辩护律师坚持做到处处留痕迹。例如,在每一次谈话和履行职责的过程都做好记录,把提交的证据及材料做好存档工作,向当事人做详尽和清楚地阐释并由当事人签字后存档,以确保将来出现风险时做到有据可依。
其次,涉嫌商事犯罪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与一般暴力犯罪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身份区别显著,不再是 “街头混混”,往往是一些“有钱、有势、有头脑”的高智商的嫌疑人。这类人往往比我们还懂得专业甚至法律知识,他们为了规避自身的风险,往往会请律师从事一些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甚至犯罪目的的行为,而律师却又没有意识到这些潜在的危险,在不知不觉中做了企业犯罪的帮助犯。
律师如何去避免这类风险呢?
笔者认为对待种情况,以敬而远之、近而远之为原则,以礼相待,在给予必要尊重的同时,不提供具体的法律意见,不以任何形式参与此类企业的发展。但如果是作为企业的法律顾问,就需要认真仔细的了解企业的情况,包括组织机构框架、运营模式等细节,同时将《刑法》规定的相关犯罪构成要件进行对比,找出风险点,帮助企业布防,做好工作日志,留下痕迹,在杜绝企业犯罪的同时也避免自身的风险。在接受委托为已经涉嫌犯罪的企业服务时,切忌在执业或办案过程中表现得穷凶极恶,把话说绝、把事做绝,或在没有合法依据的前提下即为当事人作出任何判断或承诺。
最后,在商事犯罪过程中。很多当事人在从企业开始运营,再到涉嫌“犯罪”被立案侦查,整个过程都很明确地知道自己的行为系违法,甚至他们对于自己所涉及的法律法规的掌握要比一般的律师还要深刻。实践工作中律师的失误往往表现在程序或形式上,实体上的错误往往都是因为方向性的错误造成的,或定性错误或适用法律错误,这完全是由律师的专业水准和实践工作经验不足造成的。化解这个风险的良方就是辩护律师必须要按规范化的流程办理案件和进行服务,将工作量化,留下痕迹,时刻具有风险意识。
另外特别提示,在商事犯罪中甚至还存在这样一种“别样”的风险。实践中发生了多起以追缴赃款的名义追缴律师费的情况,以律师费是非法所得为由,到律师事务所追缴,甚至直接扣缴律师费。所以律师从事商事犯罪辩护工作,一定要“草木皆兵”。
对商事犯罪进行全方位的的预防(守)、辩护(攻)还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虽然业界有律师同行在个别商事领域有很深的造诣,但对于商事犯罪的整体辩护方向涉及不深、不全,对商事犯罪的规范化辩护提及不多。牛律师·刑辩力机构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律师学院商事犯罪研究中心及中国政法大学刑事辩护规范化研究中心,将组织专业律师把两项课题结合起来做深入研究,及时发布成果,与各位律师同仁交流、学习。
深圳市牛律师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编辑
推荐阅读:
服务热线:400606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