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身边的高官腐败必须坚持“零容忍”

发布时间:2015-03-24
新闻来源:新浪新闻中心
阅读次数:677

 

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10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听取和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出席会议。

 

根据两高报告,去年检察机关查办厅局级贪官253人、省部级8人;人民法院审结包括薄熙来案、刘志军案在内的国家工作人员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犯罪案件2.9万件,判处罪犯3.1万人……一份肃贪惩腐的“成绩单”清晰开列在人们面前。

 

去年成绩:“打虎” 8名省部级贪官落马

 

报告 最高人民检察院报告显示:去年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3755151306人,同比分别上升9.4%8.4%。突出查办大要案,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挪用公款100万元以上的案件2581件,涉嫌犯罪的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2871人,其中厅局级253人、省部级8人。

 

最高人民法院报告指出,充分发挥刑事审判在惩治腐败中的职能作用,加大对贪污贿赂等犯罪的打击力度,审结国家工作人员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犯罪案件2.9万件,判处罪犯3.1万人。

 

解读 很多代表委员都表示,司法机关去年查办的薄熙来案、刘志军案等大要案,彰显了党和国家反腐倡廉的决心,把反腐斗争举措落到了实处。司法机关从严惩治腐败,“雷声大雨点也大”,让人民群众坚定了反腐必胜的信心。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鼎立律师事务所主任施杰说,法院通过微博直播的形式,让社会公众了解薄熙来案审理情况,公开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这种公开,对腐败分子也是震慑,说明无论地位有多高、权力有多大,都必须用法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否则罪行必将大白于天下。

 

“拍蝇” 34147名“坑民”人员被立案

 

报告 最高人民检察院报告指出,开展查办和预防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职务犯罪专项工作,立案侦查涉及民生民利的职务犯罪34147人。在农业补贴、农田水利建设等涉农领域查办职务犯罪12748人。在环境监管、污染治理、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等领域查办职务犯罪1290人。

 

解读 全国人大代表、宁波市滕头集团董事长傅企平说,群众利益无小事,基层贪腐问题不容小觑。“老虎”要打,“苍蝇”也要一拍到底。“群众身边的腐败”必须坚持“零容忍”。

 

“不护短”381名“害群干警”被查

 

报告 最高人民法院报告显示,去年各级法院共查处利用审判执行权违纪违法干警381人,其中追究刑事责任101人。最高人民检察院报告指出,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查办违法违纪检察人员210人,其中移送追究刑事责任26人,同比分别上升26.2%13%。及时通报检察人员违法违纪典型案件,强化警示教育。

 

解读 施杰说,在执法司法过程中,执法司法机关和人员本身也要面对很多诱惑,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制度和机制进行约束,就会出现执法司法人员为己谋利的情况,甚至个别人充当犯罪分子“保护伞”。

 

“司法机关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公平正义,司法权如果受到腐败侵蚀、被滥用,就会动摇人民群众对法治的信心。”施杰建议,要对司法人员的行为规范建立评判和追责机制,尽快完善对司法人员的错案追究制度,对办理的案件质量要进行严格把关。

 

报告亮点司法公开 让公平正义看得见

 

从薄熙来案庭审微博直播到奇虎腾讯纠纷案庭审的“全媒体”报道;从全国法院微博发布厅上线到中国法院庭审直播网开通……去年,中国司法公开全面提速,司法活动公开力度空前之大,让司法与人们的距离变得很近。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说,司法的特点,是公正理性的审理,独立客观的裁判。从司法规律而言,公开透明是保证审判公正的重要保证,使司法机关更具公信力。

 

专家表示,司法公开的全面提速将有效杜绝司法腐败,“倒逼”法官提升素质,推进各级法院转变审判理念和审判方式,对于加速中国司法公平、公正具有重要意义。

 

“裁判文书上网可以规范和限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抵制各种不当的干预。”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办公室主任贺小荣说。

 

防范冤假错案,红线不可逾越,禁区不能突破

 

昨日的两高报告中,关于“坚决防止和纠正冤假错案”的内容引起高度关注。代表委员普遍认为,司法人员在侦办案件时一定要戴上“紧箍咒”,坚守防范冤假错案的法律底线,“红线不可逾越,禁区不能突破”。

 

“从数量上看,冤假错案虽然不多,可一旦发生,就会造成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司法公信力也会跟着打折扣。”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立勇说,“对于已发生的错案,不能只是出现一起纠正一起,‘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在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齐奇看来,冤错案件的发生,既有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也有办案理念、方法、能力方面的问题。“我国尚未完全建立‘以审判为中心、保障法院依法独立办案’的刑事司法机制;面对疑案过于迁就,勉强下判,导致了冤错案件发生。”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鼎立律师事务所主任施杰呼吁,要尽快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错案责任追究制,对办理的案件质量要进行严格把关,对司法人员的行为规范建立评判和追责机制。“这样才能从源头上预防办案人员越过法律底线,酿成冤假错案。”

 

打击危害民生犯罪让群众感受公平正义在身边

 

危害食品药品安全、污染环境、性侵女童等犯罪,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在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10日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所作的工作报告显示,去年司法机关严厉打击危害民生犯罪毫不手软。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崔智友说:“司法机关维护公平正义,要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谋划工作,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台州恩泽医疗中心主任陈海啸认为,司法机关打击危害食药安全犯罪、污染环境犯罪、性侵女童犯罪,积极回应了人民群众关切的民生问题,切实发挥了司法职能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不能仅仅把根除这些问题的希望都寄托在刑罚打击上,我们需要多部门联动,监控不留死角,处罚绝不手软,才能使餐桌更安全,环境更加舒适,社会更加和谐稳定。”陈海啸说。

 

建“黑名单” 健全惩戒制度,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执行人不履行义务恶意逃避执行一直是法院“执行难”的重要原因。去年,人民法院建立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实行公开曝光。

 

全国人大代表、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凤英认为,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呈现一定的滞后性,国内信用监督机制不健全、失信成本过低,导致如恶意欠薪和逃废银行债务等社会信用缺失的状况屡有发生。

 

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刘贵祥说,将“失信者黑名单”对外公布曝光,对其名誉、声誉产生影响并进行信用惩戒,这是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的主要价值所在。

 

全国人大代表陈海啸说,将“失信者黑名单”对外公布曝光,并与社会征信体系对接,对失信被执行人形成有力的威慑,大大压缩了失信被执行人活动空间,使其付出应有代价,从而促使其自觉履行债务。这有利于形成一套成熟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这正是破解执行难最有效的机制。

 

王凤英认为,要让“失信成本”远远高于“守信成本”,通过增大失信行为的法律和经济成本,让失信者得不偿失甚至被淘汰出局。

 

原标题:去年51306职务犯罪被查 8省部级高官落马

 

牛律师刑辩深圳团队编辑

 

牛律师刑事辩护网www.lawyer123.cn,依据最权威的法律法规,秉持最科学的刑辩技巧,坚持术有专攻成就刑事辩护品牌成功案例。为正在身陷囹圄或因犯罪即将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亲友提供无罪、罪轻、减轻处罚的服务。牛律师刑事辩护精英团队,专注刑辩领域,案例成就金牌!

 

服务热线:400606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