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犯罪的现象及防范招数
近年来,老总犯罪这一话题逐渐倍受关注了起来,我国每年均有超百例老总涉嫌刑事犯罪,总体来说,老总犯罪最常以以下几种方式表现出来:合同诈骗是老总犯罪最主要诱因;老总犯罪经常涉及暴力犯罪;老总“涉黑”犯罪应重视;暴利诱惑下从事非法经营。
老板犯罪的原因有哪些?
老板们应该积极从自身和周围环境分析出犯罪诱因,以更好的远离犯罪:1.商业上一帆风顺,缺少预防,隐患一触即发。2.法律意识薄弱,没有预感,重罪上身,毫无知觉。3.幻想逃避法律,侥幸心理,不可救药。4.经验主义,子承父业,轻视法务。
你知道老板犯罪的特点有哪些吗?
老板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相比起其他主体的犯罪,主要有以下三个独特的发生方式和途径:屡禁不止,络绎不绝,“前腐后继”,不仅犯罪性质相似,连犯案的手段方法也“一脉相承”;夫妻双双坐在法院审判庭的被告席上或同入牢房者;受贿罪所占比例较大,且涉案金额大。
构成贩卖毒品罪需要以牟利为要件吗?
贩卖毒品在本质上是违反国家关于毒品管制的相关规定,用毒品换取财产性利益的违法行为。行为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占有的是毒品,为获得财产性利益而与他人非法交换或者为了这种交换而购买毒品的,构成贩卖毒品罪。应当明确:牟利是犯罪动机而不是目的,不是也不应该是贩卖毒品罪的构成要件。
最高人民法院曾公布过的六起毒品犯罪典型案例
现小编整理刘付成等贩卖、运输毒品案,多次组织艾滋病人运输毒品、多次利用未成年人贩卖毒品,罪行极其严重;忽彪武贩卖毒品案,曾因贩卖毒品被判处重刑,刑罚执行完毕后又贩卖毒品,罪行极其严重;李亚琼故意杀人案,吸食毒品后产生错误认识,持刀杀死一人,罪行极其严重等毒品案例。
《立案追诉标准(三)》规范12种毒品犯罪追诉标准
《立案追诉标准(三)》对公安机关毒品犯罪侦查部门管辖的12种毒品犯罪案件的立案追诉标准作出规定,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依照刑法制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为公安司法机关依法查处毒品犯罪案件、严厉打击毒品犯罪活动提供了明确依据。
如何处理拒不供认毒品来源又不能证明系受人指使、雇佣运输毒品的行为?
被告人拒不供认毒品来源,又不能证明其系受人指使、雇佣参与运输毒品犯罪的,如何处理?(一)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准确认定被告人的主观明知;(二)运输毒品,拒不供认毒品来源,不能证明系受人指使、雇佣参与运输毒品的,应予严惩。
毒品犯罪死刑标准是什么?
毒品犯罪呈现出团伙化、家族化、集团化趋势并且走私、买卖易制毒化学品用于制造毒品犯罪较为突出,犯罪手段花样翻新,高度隐秘。具有毒品犯罪集团首要分子、武装掩护毒品犯罪、暴力抗拒检查、拘留或者逮捕、参与有组织的国际贩毒活动等严重情节的,可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什么是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
刑法中第三百四十九条规定了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同毒品犯罪分子作斗争的正常活动。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必须具有对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犯罪分子给予保护,使其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本罪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过失不构成犯罪。
二则毒品犯罪的典型案例
法院认为,被告人关辉、张少平、李菲、曾宪民、陈琦为牟取非法利益,明知是毒品而贩卖,其行为均已构成贩卖毒品罪。中俄特大跨国贩毒案李菲贩毒辩护(李菲贩毒案涉及冰毒等毒品4459克),被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为全国四起毒品犯罪典型案件。
毒品犯罪会导致什么危害?
吸毒和犯罪是一对孪生兄弟,吸毒必然引起犯罪的大幅增加,这是毒品犯罪的必然结果。根据各地公安机关有关毒品犯罪的材料反映,由毒品诱发的犯罪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吸毒诱发盗窃、抢劫、诈骗、贪污等侵财型犯罪,这是许多吸毒者走过的不归之路。
毒品犯罪案件的管辖原则是什么?
毒品犯罪案件的地域管辖,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应当坚持以犯罪地管辖为主、被告人居住地管辖为辅的原则。公安机关对侦办跨区域毒品犯罪案件的管辖权有争议的,应本着有利于查清犯罪事实认真协商解决,经协商无法达成一致的,报共同的上级公安机关指定管辖。
我国刑法对毒品犯罪有什么刑罚规定?
我国刑法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均为犯罪行为。毒品犯罪主要包括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非法持有毒品;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走私制毒物品等。犯罪案件情况复杂,各地的情况不同,判处死刑的毒品数量标准不可能绝对一致。
牛律师刑辩团队告诉您什么是毒品犯罪?
蔓延于我国大陆的毒品犯罪,自80年代初出现直至90年代术,始终带有较为鲜明的国际化物质,二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涉毒犯罪,是我国出现的毒品犯罪中最普遍、最典型的形式,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毒品犯罪分子利用各种现代化手段,以隐蔽、快速、安全地实施毒品犯罪活动,已成为主要趋势。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存在哪些困境?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网络的普及,未成年人犯罪数量一直高位运行。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在司法实践中也存在许多困境。犯罪记录封存后是否构成累犯、再犯,再犯可否适用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共同犯罪,如何封存等都是值得讨论的问题。
未成年人盗窃前科应不应该作为成年后盗窃入罪要件?
一则案例引出的讨论:未成年人盗窃前科应不应作为成年后盗窃入罪要件?笔者认为未成年盗窃前科排除适用于法有据;犯罪记录封存仅限于查询且须保密;未成年人的特殊性需要特殊保护;不应再予刑罚评价而据此作为其成年后再次实施盗窃的入罪要件。
一则案例看法院对青少年犯罪判决的态度
一件很小的会车纠纷,不克制引发两个家庭的不幸。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被告人胡某过失伤害他人致一人重伤,其行为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故可给予一定的缓刑考验期限。
六大措施矫正广东青少年社区服刑再犯罪率居高不下问题
矫正广东省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的再犯罪率居高不下的建议:完善涉及青少年社区矫正的工作机制;教育部门协调教育资源,让青少年社区矫正人员重回校园;人社部门加强职业技能教育培训;财政部门主动推动政府购买青少年社区矫正类别的服务等。
莫把网络当成“世外桃源” 网络侵犯妇女未成年人等犯罪典型案例
小编选取部分通过网络实施的侵犯妇女、未成年人等犯罪典型案例,供读者以往鉴来:被告人冯文东故意杀人、盗窃案,被告人黄苏安诈骗案,被告人王道红故意杀人案,被告人肖克臣绑架、强奸案,被告人叶振强绑架案,被告人张盛贵强奸案,被告人赵小明等非法拘禁案。
4青少年网友抢车绑人齐蹲大狱 中途离开但未有效阻止不构成犯罪中止
4名青少年通过一条语焉不详的QQ信息而认识,头脑一热发出犯罪集结号,集合后提议绑架勒索钱财,四人抵达之前蹲点过的停车场,“老大”顿时心生悔意中途离开。法官说法,中途离开但未有效阻止不构成犯罪中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