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期间确定及时效起算上.应明确并细化期间起算的“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标准
时效制度存在的正当性法理基础及国家赔偿的一元价值理论,决定国家赔偿请求时效应在利益平衡原则下以权利救济为价值取向。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三大诉讼及国家赔偿法关于期间规定的异同,借鉴其他国家的立法例.提出应然意义上请求时效的理想立法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对国家赔偿请求时效的完善提出立法建议:在立法归属上,请求时效应为实体法上的制度,系诉的有理由要件,而非仅仅程序法上的立
从刑法的立法原意及打击单位犯罪的客观需要来看确立单位犯罪的追诉时效的紧迫性
我国刑法对自然人犯罪作出了追诉时效的规定,而对单位犯罪是否能够成为适用诉讼时效的主体,刑法没有明确规定。笔者认为对单位犯罪也应当确立追诉时效,理由是:第一,单位具有法律上的独立人格,其和自然人一样,能够对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的信息和状况进行认知并作出反应,在单位利益支配下,其同样能够作出危害社会的行为......
共同犯罪中的犯罪嫌疑人未被采取强制措施也未故意逃避法律追究的时效不中断
追诉时效是指按照刑法的规定追究犯罪分子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但在共同犯罪案件中,对有同案犯未过追诉时效的,其他同案犯是否以未过追诉时效追究刑事责任一直存有分歧。笔者认为共同犯罪中,犯罪嫌疑人未被采取强制措施,也未故意逃避法律追究的,在其同案犯归案后,该犯罪嫌疑人是否追究刑事责任,应适用追诉时效制度的限制。
尊重事实状态说将追诉时效的正当性上升到刑法目的的角度结合社会秩序进行论证
追诉时效的正当根据实际上是指追诉时效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即追诉时效制度启动并运作的正当性。一、对现有解释进路的梳理;二、对现有解释进路的诘难;三、宽恕理论:对追诉时效正当根据的崭新说明。
刑事案件追诉时效的期限的具体规定
追诉时效的期限是根据各种犯罪法定刑的轻重,分别规定长短不一的追诉时效期限: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5年;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期限为10年;3.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5年;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
牛律师刑事辩护团队律师告诉您什么是刑事追诉时效
追诉时效是指按照刑法的规定追究犯罪分子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犯罪分子的犯罪行为已经超过刑法规定的追诉时效期限的,不再追究其刑事责任;如果已经被追究了刑事责任,该案件应当予以撤销。
人民法院在进行刑罚裁量时须考虑的酌定情节主要有哪些?
人民法院在进行刑罚裁量时须考虑的酌定情节主要有以下几种:(1)犯罪造成的实际危害结果;(2)犯罪的时间、地点;(3)犯罪手段;(4)犯罪对象;(5)犯罪动机;(6)行为人犯罪前的一贯表现;(7)行为人犯罪后的表现;(8)特殊情况。
浅析死刑案件司法裁量的法定与酌定情节属于量刑情节的范畴
死刑案件司法裁量的法定与酌定情节属于量刑情节的范畴。办理死刑案件、裁量刑罚,不仅要查清、考虑法定的量刑情节,还要查清、考虑酌定的量刑情节。死刑量刑情节的适用既得遵循一般原则,还得遵循特殊原则。法定从宽和酌定从宽的量刑情节都可以排除死刑或死刑立即执行的适用。因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杀人的案件、老年人案件、积极退赃的案件等一般可不适用死刑或死刑立
死刑改判案件中酌定从轻情节被不当适用出现了“见陪即改”诸多问题
对于死刑案件中经常适用的酌定从轻情节,按照产生的时间先后不同,大致可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三类。(一)受刑事司法政策影响较大,酌定从轻情节被人为“法定化”;(二)赔偿情节被滥用,部分死刑二审案件存在“见赔即改”的情况;(三)部分酌定情节在司法实践中存在适用不准、与社会发展脱节等问题。
准确地界定酌定量刑情节的范围从准确划定概括性定罪情节的内容入手
酌定量刑情节是指不是由法律明文规定,而是根据立法精神,从审判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在量刑时灵活掌握。常见的酌定量刑情节有以下几种:(1)犯罪动机。(2)犯罪手段。(3)实施犯罪时的环境和条件。(4)犯罪造成的损害结果的严重程度。(5)犯罪侵害的对象。(6)犯罪人的一贯表现。(7)犯罪后的态度。
酌定情节在刑罚裁量中的适用及寻找其现存的明确法律依据
正确适用酌定情节,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分清酌定情节的性质;2.客观全面地认定酌定情节;3.公正适用酌定情节。
“酌定”是“确定”的对称,而不是“法定”的对称
纵观众多的刑法学论著关于酌定情节概述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论者几乎在以下两个方面形成了共识:(1)酌定情节只是量刑情节之一种;(2)酌定情节是法定情节的对称。一个刑法范畴的确立,—至少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内容与形式应当吻合;二是必须准确反映刑事立法实践。
牛律师刑事辩护团队律师告诉您酒后驾车酌定从重处罚情节有哪些?
酒后驾车一般是酌定从重处罚情节,要依法从重处罚。酒后驾车就成了决定是否构成犯罪的定罪情节。行为人明知酒后驾车违法、醉酒驾车会危害公共安全,却无视法律醉酒驾车,特别是在肇事后继续驾车冲撞,造成重大伤亡的,应依法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法定刑幅度是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酌定情节与法定情节的区分以及二者应该如何适用
酌定情节与法定情节的区分:一、法定情节:(一)从严情节:从重。总则只有2个:1、累犯(65条);2、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29条第1款)。(二)从宽情节:“可以”+“应当”均有,包含:从轻、减轻(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刑罚规定有数个量刑幅度的,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免除。二、酌定情节:(一)犯罪主体方面的情节:前科、一贯之表现;
否定或夸大酌定量刑情节的作用都会导致量刑畸重或畸轻
酌定量刑情节是指法律无明确规定,而由司法人员根据立法精神和司法经验的总结,在量刑时具体掌握酌情适用的情节。否定或夸大酌定量刑情节的作用都会导致量刑畸重或畸轻,因而是有害的。要克服这两种倾向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要认识到酌定量刑情节也是量刑时应考虑的事实根据......
牛律师刑事辩护团队律师告诉您常见的酌定情节主要有哪些
常见的酌定情节主要有以下几种:(1)犯罪动机;(2)犯罪手段;(3)犯罪的时间、地点等当时的环境和条件;(4)犯罪侵害的对象;(5)犯罪所造成的损害结果;(6)犯罪人的个人情况和一贯表现;(7)犯罪人犯罪后的态度。
食品监管渎职罪定罪与量刑应注意哪些问题
实践表明,食品监管人员的渎职行为中往往介入食品生产、流通、运输、销售、原材料提供等环节中的第三方因素而导致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其他严重后果的发生,这种间接性也体现在我国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安全监管人员职责详尽而明确的规定上。滥用职权通常表现为不依法行使食品安全监管权力,超越一般职权范围而实施的行为。
定罪情节可分为确定性定罪情节、隐含性定罪情节、概括性定罪情节
定罪情节的分类:根据刑法条文的表述方式,定罪情节可作以下分类:确定性定罪情节、隐含性定罪情节、概括性定罪情节。确定性定罪情节,是指刑法条文对符合或违反刑法规范的事实情况,明叙其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定罪情节。
牛律师刑事辩护团队律师告诉您什么是定罪情节
定罪情节是指司法机关据以认定某种行为充足犯罪构成四个方面诸要件内容,而为该行为成立某种犯罪所必需的主客观事实情况。
确定量刑证明对象的目的在于恰当地规制证明的范围使得证明活动有的放矢
证明对象是诉讼证明的一个主要构成环节。所谓量刑证明对象,是指量刑程序中需要用证据加以证明的与被定罪人量刑有关的各种情节事实。量刑事实本身的含义较为丰富,有些量刑事实既关系到定罪也影响量刑,属于无法与定罪事实剥离开的罪中事实。有些量刑事实则纯粹只影响法官量刑裁决,一般就是罪前事实和罪后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