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特殊防卫权的防卫限度--王某某犯故意伤害罪
针对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防卫人采取正当防卫对不法侵害人造成的最严重的损害后果可以是死亡,但这并不意味着致命的防卫行为可以不受任何约束。当暴力侵害的现实危险性降低至不足以致人重伤、死亡的程度时,防卫人不得采取致命的防卫手段伤害不法侵害人并致其死亡,否则,应当认定为防卫过当并追究刑事责任。
浅析假想防卫过当及其如何处理的司法困惑
假想防卫过当的场合,根据行为人对过当事实有无认识,可以区分为故意犯和过失犯。由于行为人在对假想侵害进行反击时有防卫过当的认识,因此,其责任的追究,只能在其主观认识即防卫过当的认识限度内进行,否则,有违反责任原则的嫌疑。只是在以防卫过当的规定处罚假想防卫过当时,必须注意其与通常只能作为过失犯定罪量刑而不能“减免处罚”的假想防卫之间的衡平。
携带毒品乘坐火车被抓 归铁路运输法院专门管辖
张某携带近六万元从广州买来的毒品欲乘火车运往沈阳,在火车安检口被安检人员拦下检查,谎称是给小孩带的糖。被告人张某明知是毒品而予以运输,其行为已构成运输毒品罪。此案归北京铁路运输中级法院所管辖。
论拟制自首轻刑化的理由及其从轻处罚需注意的问题
现行法律没有规定犯罪嫌疑人的亲友负有主动协助将犯罪嫌疑人归案的义务,但司法解释将拟制自首作为一种从宽量刑的情节,符合刑法学基本原理,符合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符合我国的文化传统与民族心理,符合社会治理创新的要求,有利于取得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司法实践中,认定拟制自首需要界定“亲”与“友”的范围,识别虚假的协助归案,注意从轻幅度,强化证据和程序意识
浅析一般累犯刑种条件的理解与适用及其不足之处
一般累犯刑种条件包括两部分内容,分别为前判刑罚与再犯罪刑罚的种类要求,刑法规范均要求为“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才能成立一般累犯。将待决定的对象作为成立条件来予以运用本身就会导致一定的不确定性,而且还要对符合一般累犯条件的再犯罪刑罚从重处理,又形成了逻辑上的悖论。用刑种条件作为标准也与现行的刑法规定之间存在不协调之处。
偷盗正运送的铁路物资由铁路运输法院专门管辖
三个小偷被巡逻警察发现在铁路线上偷盗了正在运送的铁路物资,最终还是没能逃脱法律的制裁。北京铁路运输法院经审理认为,三被告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秘密手段共同盗窃铁路物资,数额较大,其行为已经构成盗窃罪。
铁路运输法院案件管辖范围的若干规定有哪些?
铁路运输法院实行的是专门管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确定铁路运输法院管理体制改革后的案件管辖范围。本篇中笔者列举了七个法律条文供广大读者学习。
专门管辖之军事法院管辖的范围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设立的审判机关,属于国家审判体系的专门人民法院。在审判活动中,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及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等社会主义法制原则。军事法院设三级:基层军事法院,大军区、军兵种军事法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院。
对“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通常理解及其质疑
对累犯宣告拘役刑是否存在法律适用错误,与如何把握《刑法》第65条规定的“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有关。最后考虑累犯情节的做法可能不利于被告,并且会存在着将法官导入先入为主之误区的危险。判断是否“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应该只根据与后罪本身直接相关的犯罪事实,在确定了是否成立累犯之后再考虑其他的与行为人的可谴责性有关的案前或者案后情节,这种将累犯情节前置的
刑事诉讼中哪些案件由专门法院管辖?
刑事诉讼法第27条规定:“专门人民法院案件的管辖另行规定。”它解决的是哪些刑事案件应当由哪些专门人民法院审判的问题。司法实践中,存在军队和地方互涉案件的管辖权争议问题,应该依据相关的司法解释,分别不同情况处理。
公安机关地域管辖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是什么?
公安机关在刑事案件地域管辖的问题上应当适用犯罪地原则和最初受理原则。某起盗窃罪中当地公安局在侦办案件过程中在地域管辖方面存在违反法律规定,现实中经常犯此种错误,这应当引起公安机关足够的重视。
如何确定异地诈骗罪的管辖权问题?
刑事案件一般由犯罪地人民法院管辖,其目的是有利于司法机关收集和核实证据,及时处理案件,我国刑诉法规定“犯罪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合适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诈骗案异地犯罪的,可以由犯罪的发生地或者结果地管辖。
正当防卫权利和权力的有机结合 在刑事法治实践中得到更为充分的彰显
从防卫人与不法侵害人角度出发,正当防卫的实质是权利与权力的关系。晚近发生的案件往往是权力与权利未实现有机结合、有所失衡引致。在警察防卫权中,国家权力和警察自身权利以及国家权力与他人合法权利都需要觅得平衡。应理性对待正当防卫,不应放大其社会功效。
毒品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地地域管辖权的争议
辩护人提出被告人在贩卖毒品的过程中途径河南省项城市火车站附近被当地公安机关抓获,刑事案件由犯罪地或被告人居住地管辖。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对于毒品案件,应坚持以犯罪地为主,以居住地为辅的管辖原则,对于毒品案件中的犯罪地应该做广义的理解。
列车撞死行人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应由哪片地域管辖?
列车撞死行人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应由谁管辖问题,笔者认为“因铁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请求损害赔偿提起的诉讼,由事故发生地或者车辆、船舶最先到达地、航空器最先降落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中国内地还没有真正能够称呼为“大律师”的律师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许多人见到律师总是习惯性地称呼为“大律师”。岂不知,作为一种头衔,在中国内地还没有真正能够称呼为“大律师”的律师。
对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的诉讼价值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探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任何一种制度的设计及应用都以实现一定的价值为基本点和归宿,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亦莫能外。作为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刑事诉讼需要实现的正义、秩序、效率等价值,也正是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所追求的价值。从法的价值冲突与平衡理论为视角对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的诉讼价值进行分析,有助于这一制度在立法上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特别没收程序的完善 应当以该程序的性质为出发点并结合该程序的基本特征而展开
在理解我国刑诉法新设特别没收程序的性质时,参照英美法系的“民事没收说”与大陆法系的“保安处分说”,我国采取“保安处分说”在法律解释上具有更强的逻辑自洽性,它既契合了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中的相关规定,又顺应了世界范围内未经定罪的没收程序发展的总体趋势。正当法律程序的基本原则应当在特别没收程序中予以遵循,但与普通刑事诉讼程序相比,存在着对于正当法律程序的有限减损
以主观“排除合理怀疑”来取代客观“证据确实、充分”标准 并不属于立法者的随性而
我国刑事证据法将“排除合理怀疑”引入证明标准之中,是从过去注重外在的、客观化的证明要求走向重视裁判者内心确信程度的重要立法尝试。这种立法尝试既不是对“证据确实、充分”标准的简单解释,也不是要降低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而是从裁判者主观认识的角度重新确立裁判者认定犯罪事实的证明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我国刑事证据法尽管仍然保留了“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形式
浅析我国刑事证明标准的理解与适用技巧如何防止待冤案的发生
冤案是指已生效的裁判对无罪者判定为有罪的案件。冤案是最大的司法不公。冤案难以避免,但不能以此为借口而不加严防。为此,必须杜绝刑讯逼供,保证辩护权的充分行使,运用证据准确认定案件事实,坚持疑罪从无原则,正确处理三机关关系,确保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